在培育高端自主品牌方面,當前,機械企業已普遍認識到“高端不足、低端過剩”的局面是困難之源;也都認識到出路必須是向高端(包括高技術新產品和高質量的傳統產品)升級,并為此明顯加大了投入。但除了受制于創新能力不足外,還深受高端市場培育難之制約。高端市場培育難,一方面表現在自主品牌不響亮,產品研制出來了,用戶不信任,市場難打開;另一方面表現在外企極力打壓,一旦國內企業在某高端產品上有突破苗頭,他們馬上大幅降價,以拉攏用戶,封殺自主品牌成長空間。 對此,機械行業企盼以國家之力,用好國內寶貴的高端裝備需求資源,加強采購引導,培育自主產業。蔡惟慈表示,行業脫困需要國家政策扶持。但這種政策不是短期的刺激政策,而是出臺和創造對行業自主創新、高端品牌培育的扶持政策與環境。 從具體措施來看,鑒于出口壓力日益加大,建議國家控制人民幣升值速度和幅度,同時提高出口退稅率,以抵沖、削弱匯率升值影響。 鑒于國家要求今年7月1日起,汽車實行國四排放標準,但目前市場只能供應國三標準的油品,建議有關部門抓緊協調使油品同步升級,同時要對因推行國四標準而加大關鍵配套產品對外進口依賴的現象給予關注。此外,鑒于混凝土泵車等工程機械與道路運輸用載重汽車有很大區別,建議向國四標準過渡適當緩行。 鑒于國家對農機的購機補貼實行“先全額購機后給予補貼”辦法,在農機日趨大型化、高技術化、價格不斷上升的背景下,農民全額購機的財力不足,因而抑制了購買大型先進農機的積極性。建議改進現行補貼辦法。 鑒于對制造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建議對機械企業中日漸加速發展的服務性業務收入與生產性業務收入分開統計和核算。對服務性業務收入實行“營改增”,以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為服務性業務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鑒于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議鼓勵再制造行業發展。目前,工程機械行業再制造發展勢頭初起,據企業反映有些地區規定不準再制造產品異地銷售,這不利于再制造業發展,希望有關方面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