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2013年“北京·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展會綜合技術報告》預備會”在京舉行。會議由該報告總策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監事長宋天虎主持,來自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焊接協會、中國焊接協會焊接設備分會、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國家焊接材料質量監督中心、北京工業大學和《電焊機》雜志社的多位專家學者受邀出席并參與討論。
《展會綜合技術報告》自2008年以來,已經連續編寫五年,在業界獲得了良好的反響。本次預備會上,與會各位專家就如何提高產業信息和先進技術的傳播效率進行了廣泛討論,同時著重探討了如何引導行業更加健康有序發展。
會議伊始,宋天虎監事長深入淺出的就焊接技術及產業發展談了幾點思考。他指出,我國焊接設備、材料和切割機具等直接為焊接加工提供器材的行業,其總產值至今已達600億元以上。然而我國作為焊接大國,自身焊接技術和焊接產業,尤其在高端裝備等方面,仍落后于發達國家。“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是新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我們應努力將機械產品升級為“數控一代”,并在未來二十年內,總體達到“智能一代”。宋天虎監事長提出,“融合、聚力、創新”是焊接科學發展的永恒動力。不單是焊接結構設計選材、焊接設備、焊接材料、焊接工藝等各自的持續創新,更要著重關注焊接設備、材料、工藝三位一體的融合創新,為機械制造和工程建設提供焊接作業的整體解決方案。編寫《展會技術報告》就是希望能夠積極傳播這樣的行業先進理念和技術,引導行業科學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