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有望重啟? 全國政協委員、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在接受《中國能源報》采訪時預計,“十二五”期間暫時凍結的內陸核電將于“十三五”期間重新啟動。 目前我國核電裝機為1250萬千瓦,核電在全國電力結構中的占比僅為2%,而在全球發展核電的國家中,這個數字的平均值已超過7%。 賀禹指出,到2020年,我國的核電比例至少應達5%,否則幾乎不可能完成國家承諾的節能減排任務。“現在大家都在談論霧霾,我覺得核電能發揮重要作用。核電是清潔能源,可以說沒有核電,不可能完成減排任務。” 賀禹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現在國家說‘十二五’期間暫緩內陸核電,那我的理解就是公眾還需要時間去了解,‘十三五’可以重啟,去年暫停的‘兩湖一江’已經做了大量前期工作,這都是國家規劃的項目,當地居民也都理解,具備重啟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東方電氣董事長王計也認為,中部地區沒有那么多地方發展光伏,也沒有那么多風享受風能,必須找到新的路徑,如果水資源再不豐富,光靠煤,霧霾就難以避免,避免霧霾進一步擴散“必須上核電”。“這一點人們現在有擔憂,需要時間消化,需要科學合理的解釋。還有就是確實要從技術進步上實現核電站更安全的運行。” 王計稱,社會公眾對核電應該持一個冷靜,甚至是接受的態度。“我相信核電未來還會有大發展,也許有一天,你今天最害怕的,會天天跟你生活在一起,就像汽車的動力。” 業界代表委員發出挺核強音 與湖南類似,湖北也面臨著能源短缺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湖北能源集團董事長肖宏江非常干脆地告訴本報記者“內陸核電應該上,已經達到了安全標準,”為此他已遞交了一份呼吁重啟內陸核電的提案。湖北能源集團是該省屬最大的能源企業,也是被叫停的湖北咸寧核電站的投資方。 3月7日,在政協會議經濟界別小組討論上,全國政協委員、中電投總經理陸啟洲力挺核電。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以后,全世界都對核電站建設進行了重新思考和審議,這是十分必要的。但內陸包括重慶、安徽、湖北等省市都是一次能源較缺乏的地區,也將是電力增長較快的地區。目前,華中地區的缺電使當地電煤價格比上海還高,電廠幾乎個個虧損。在這些地區建設核電應該是較好的安排,但需要論證其安全性與在沿海興建到底有多大區別。可以參考的是,國際上內陸核電占比在75%,目前已知的國外新建核電廠無一建在沿海。 談到備受熱議的“輸煤好還是輸電好、天上走還是地上走”問題時,陸啟洲表示,不管是地上走(修建鐵路運煤)還是天上走(特高壓輸電),能源損耗都很大,還是“不走好”,即在提高核安全的條件下,就近建設核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