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機床制造商面臨著訂單下降、利潤滑坡的困境。進入新年后,人們開始思考:2012年是黎明前的黑暗嗎? 宏觀環境難有改觀 作為周期性行業,機床的發展與宏觀環境息息相關,且聽幾位權威人士對宏觀經濟的分析。 在不久前的機床協會常務理事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在做《中國經濟前景與2013年展望》報告時指出:“從2012年走勢看,三季度應為短期底部,四季度有望小幅回升,預計全年經濟增長略高于7.5%。這是在歐債危機反復惡化、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國內主動調控房地產市場、化解投融資平臺風險和推動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實現的增長速度。” 余斌認為,2013年世界經濟仍處在金融危機后的調整期,結構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長乏力等問題難以根本改觀,金融危機的影響呈現長期化趨勢,發達經濟體可能陷入類似“日本失去的10年”的境況。同時,發達國家實施再制造業化戰略,以互聯網、新能源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出現新動向。他預測,我國2013年消費、出口增長與2012年將大體持平,但投資增長面臨下行壓力;首先,房地產投資回升力量不足,其次,出口不振和產能過剩、利潤偏低,將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長。 在前述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衛明特別指出:“在告別近10年超高速增長之后,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我國經濟年均發展速度將處于個位數,我國裝備制造業企業要丟掉寄希望于經濟長期高速發展的幻想,逐步適應經濟平穩增長環境下的市場需求,企業要生產、要發展、要做大做強不能再主要依靠市場的增量,而是要靠實力來擠占市場份額,未來5年是我國裝備工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惠仁表示:“我國機床工具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全面下降,新增訂單顯著減少,產銷水平明顯回落,資金占用大幅上升,制造資源大量閑置,供需矛盾愈加突出成為當前行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他認為,行業固有的產能結構失衡的矛盾更加明顯,本已嚴重的市場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加劇,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在經歷連續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長后正處于相對困難的調整轉折期。 陳惠仁強調指出:“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尤其要徹底放棄對政府進一步推出強力刺激計劃的期待,放棄對中低端市場強力反彈的苛求,因為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全行業需要新一輪的思想解放和觀念變革,要自覺擺脫對規模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要徹底摒棄對快速增長的盲目追逐。”
可見,從短期來看,宏觀經濟不容樂觀,而對機床行業而言,黃金10年也許真的就此畫上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