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汽車社會發展報告2012—2013》引起了強烈關注。報告預計,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將破億,10年左右每百戶汽車擁有量將達到或接近60輛。 從2000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到黃金10年。汽車保有量從1600萬輛攀升到1億多輛。汽車市場由小變大,2010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比原先普遍預測的2015年提早了5年。消費者、經銷商、車企和政府,都享受了車市迅猛發展帶來的紅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中國車市高速增長的時期已經結束,但微增長還將繼續。師建華認為,未來推動汽車市場發展的因素有五個: 一是宏觀經濟穩中求進,將給汽車工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著力擴大內需,促進投資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保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利于汽車市場發展。 二是“改革紅利、人才紅利和城鎮化”三個紅利將支持經濟健康發展,同時也促進汽車發展。體制改革會激發企業創新精神,提高效率與實現公平。城鎮化紅利對汽車更為直接,歷史經驗表明,隨著城鎮化推進,汽車消費需求會呈現擴大態勢,市場空間更為廣闊。 三是汽車剛性需求依然強勁。一線城市剛性需求依然存在,廣大二三線城市和鄉村還存在很大需求。 四是汽車消費升級會推動汽車消費增長。 五是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強民生保障,收入分配改革及收入倍增計劃,提升消費者可支配收入也將促進汽車購買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