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已被證明適用于降低大型工廠的生產成本,以及幫助各大企業執行一些重復性的任務。而10月份拉開序幕的Factory-in-a-Day項目,則旨在使中小型企業(SME)也能夠獲益于機器人技術——通過開發和部署高適應性的機器人,并在24小時內投入使用。直到現在,中小企業都沒能像大企業那樣,享受到適應性機器人所帶來的好處。 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它們大多只能依靠更加靈活的勞動力——依靠少數大型機械,以及更多的人手來完成簡單重復的任務。如打包和檢查時令水果的品質等。 由于生產周期比較短,而開發和訓練機器人來執行這些任務的話,可能要耗費數周到數月的時間,所消耗的資金也常常超過勞動力的成本。 而Factory-in-a-Day研究團隊的目標,就是通過開發一套機器人和預定義的技能,以幫助彌補這種差距——就像是一臺配備了不同用戶的應用程序的智能手機。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這種"臨時機器人"將迎來應用的井噴。由于適應性極強,并且能夠在24小時內完成安裝和準備工作,這將使得機器人的租賃也變得更為普遍。 為了實現"即日一體化"(same-day integration),其工序將從系統集成商的分析開始,用以確定哪些流程可以由機器人介入。
硬件組件也將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定制,然后通過3D打印并安裝到機器身上。最后,機器人被送到工廠,連接機械軟件并進行任務操作方面的學習,比如如何握住一個物體。 為了與工作場所的機械進行連接,他們也將進行軟件開發方面的工作,以便兼容現有的機械和機器人。此外,該團隊希望核心硬件模塊也能夠實現標準化、開發的快速教學軟件也能夠進行現場編程,理論上只需很少的人工介入就能完成工作。 在過去一段時間,歐盟為提升工業機器人的吸引力,已經采取了諸多改善步驟。作為"歐盟第七框架計劃"的一部分,16家國際財團(包括弗勞恩霍夫和慕尼黑工業大學等研究機構)向"未來工廠"提供了1100萬歐元(1510萬美元)的資金。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