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的大咖—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一直因為從事一些領先且潛在應用價值很大的尖端科研項目而聲名赫赫,其進行的某些研究項目甚至還被人誤認為是科幻小說。鑒于該研究局由美國國防部領導,所以,其主要從事軍事領域高精尖項目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工作。 40多年來,DARPA一直因其極富前瞻的探索理念、獨具特色的運行機制,扮演著美軍國防高精尖科技創新“孵化器”的角色,為美軍孵化出了諸多尖端武器裝備,同時也為美國積累了雄厚的科技資源儲備,引領美國乃至世界軍民高技術研發的潮流。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為我們列出了該項目局曾經和現在正在進行的10大炫酷技術。
1、“野貓”機器人和“大狗”機器人:搬運工 顧名思義,“野貓”機器人和“大狗”機器人都是四條腿、沒有頭的機器人,科學家們的設計初衷是讓它們成為人類的搬運工,攜帶重物穿過有潛在危險的區域。DARPA授權給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來研發這兩款機器人,該公司由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創建,專門研發像動物一樣運動的機器人。 “大狗”機器人于2005年開始研制,這種機器狗長1米,高70厘米,重量為75公斤,從外形上看,它基本上相當于一條真正的大狗。“大狗”機器人的行進速度可達到7公里/小時,它不但能夠行走和奔跑,還能攀越35度的斜坡,可以攜帶181公斤左右的武器和其他物質。這款機器人有望在戰場上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交通不便的地區為士兵運送彈藥、食物和其他物品。 “大狗”機器人的內部安裝有一臺計算機,可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行進姿態。大量的傳感器則能保障操作人員可以實時跟蹤“大狗”的位置并監測其系統狀況。 另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報道,近日,DARPA授予波士頓動力公司一份價值1000萬美元的合同,根據合同,“大狗”機器人應在2015年開始參與相關軍事演練。為給戰斗中的作戰人員降低風險,DARPA要求波士頓動力公司設計制造靜音性能更好、防彈性能更強的“大狗”機器人。 隨著“大狗”機器人研發工作的持續進行,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計劃在今年11月對該型機器人進行測試。海軍陸戰隊所測試的機器人每小時可行走11至13公里,可緊隨海軍陸戰隊員的腳步,做到和士兵一樣安靜。 相比較而言,波士頓動力公司于今年10月份剛剛發布的四足機器人—“野貓”則體型輕巧、動作迅捷。該公司解釋說:“‘野貓’是一種能在各種地形上迅速奔跑的四腿機器人。到目前為止,它能夠在平地上跳躍和飛奔,速度能達到每小時26公里。”這款機器人有望成為士兵們的好幫手,完成不同的地面任務。
2、“阿凡達”:代理士兵 2009年,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精心烹制的科幻巨作《阿凡達》在全球上映。影片中,人類為獲取潘多拉星球的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用人類與納美人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采礦產。受傷的退役軍人杰克同意接受實驗并派遣自己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杰克靠意念遠程控制其替身在潘多拉星球作戰。 其實,影片中用意念控制替身作戰的思想,一直沒有游離出美國軍方的視野。據英國《每日郵報》2012年2月17日報道稱,DARPA正在進行一項綽號“阿凡達(Avatar)”的研究項目,研制像電影《阿凡達》中一樣可用人腦遠程控制的機器人軍團。這個“阿凡達”系統,需要通過一些技術接口,讓士兵們通過自己的動作,對半自動化雙足機器人進行遠程控制,其最終目標是讓人類士兵用思維控制類人機器人參戰,使真人能夠遠離危險的戰場。 DARPA已經為該項目撥款700萬美元。DARPA在2013年預算報告中稱:“‘阿凡達’項目將讓人類士兵與半自動化雙足機器人結成有效伙伴,讓機器人成為‘代理士兵’,攜手完成各項任務。”報告還稱,這種遙控機器人將能夠完成人類士兵的所有任務,包括打掃房間、站崗放哨、救護傷兵等。 DARPA相信,未來戰爭將是這種機器人“代理士兵”之間的對決。目前尚不清楚這種“人機合作”的技術將通過何種方式實現,但DARPA表示:“在遠程視覺呈現、遠程操控方面取得了關鍵性進展”,其新研發的遠程臨場感操作系統,讓士兵在操作室中也能感受到機器人所處的環境。
3、圣劍:軍用激光槍 美國國防部一直以來都對城市作戰中所使用的傳統型武器感到擔憂,原因在于這樣的作戰方式在大規模折損對方兵力的同時,也會對己方造成一些連帶損傷,另外,還可能會傷及無辜。于是,為了盡量減少傷亡,被稱為“圣劍(Excalibur,在西方象征著戰無不勝的武器)”的軍用激光槍項目應運而生。 這種軍用激光槍的重量僅為傳統激光槍的十分之一,體型精巧,幾乎可手持。DARPA的目標是:能一次性支持100KW(千瓦)的設備投入使用,用于精密打擊地面及空中目標。 美國國防部的官員們補充道,這些為飛機研發的激光設備,也可以用于激光通訊、雷達目標標示、飛機自衛等領域。
4、“獵鷹”:高超聲速飛行器 2003年,DARPA和美國空軍宣布攜手進行名為“獵鷹(FALCON,“從美國大陸投送和部署兵力”的英語縮寫)”的高超聲速無人駕駛飛行器研究項目。 該項目的主承包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該項目原定在2007年9月,用一號高超聲速試驗機(HTV-1)進行一次超過15倍聲速的試飛,但后來因故取消,后來,研制人員開始轉向另外一種不同的HTV-2設計,它采用前緣更薄的多片式殼體,將更易于制造。 2010年4月,HTV-2首次試飛;2011年8月又進行了第二次試飛。HTV-2這款超快速的箭形飛行器的飛行速度為20馬赫(相當于聲速的20倍),是目前商用噴氣式飛機的22倍還多。在飛行期間,飛行器表面的溫度可高達1930攝氏度,足以讓鋼鐵融化。 在整個試飛期間,操作員同這款HTV-2模型機失去了聯系。2013年7月,DARPA證實,短期并沒有讓HTV-2進行第三次試飛的計劃,但該項目的研究人員們將繼續努力,直到2014年夏天,以便更好地理解這類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工作原理。
5、“變形金剛”:“會飛的悍馬” 據韓國KBS電視臺今年8月份報道,世界上第一輛陸空兩用車的公開試飛取得了成功。生產廠商介紹,相關產品最早2015年就能上市。 其實,總是引領科技前沿的DARPA也一直試圖通過“Transformer TX”項目來研制這樣能夠陸空兩用的軍用飛行器,有人將其昵稱為“會飛的悍馬”,以提供“不受地形約束的機動性。 該項目的主要承包商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這種會飛的軍車已經正式進入原型車研發階段。如果研發順利,該車將于2015年進行空中以及地面的測試工作。 盡管目前會飛的汽車已經不是第一次亮相,但都與軍方的要求相去甚遠。就連最新的這款陸空兩用車,韓國KBS也在評論中表示,其缺點是需要在跑道起飛(不過制造商已經表示能夠垂直起降的飛行汽車也即將上市)。 根據軍方的要求,飛行軍車可搭載4名士兵和裝備,能夠垂直起降,一箱燃料的飛行距離應該超過400公里,能夠由普通士兵操控。《航空周刊》報道說:“如果滿足這些要求,必須采用輕型材料和結構,高推重比發動機以及自治飛行控制系統。” 一旦研制成功,這種飛行坦克將能被用來完成打擊、突襲、鎮壓叛亂、遠程巡邏、醫療后送以及供應補給等多項任務,真不愧為“多面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