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從宜家買回來的組裝式桌子,將其放在房間里面會自動組裝起來;或者一種汽車涂料可以改變自身的結構,適應潮濕的環(huán)境或撒過鹽的路面,以保護汽車免受腐蝕。 有這么神奇嗎?是的。在不需要連接任何復雜的打印機的前提下,就能按照產(chǎn)品設計自動折疊成相應的形狀,這就是悄然而至的4D技術了。 這么神奇的技術,需要的是一種新型金屬材料——鈦合金,新型金屬材料已經(jīng)在悄悄地改變著世界。 據(jù)統(tǒng)計,目前國內(nèi)涉足金屬材料研究主要有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38所高校。 中科院金屬所、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材料表面研究所等15所科研機構以及包鋼稀土等4家上市公司。 華南華北高校科研實力相當 華東略有遜色 一所大校在某一領域的科研實力,從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分布狀況上可見一斑。 伴隨著3D打印概念在資本市場上引起的強烈反響,作為華南地區(qū)最重要的理工科大學,華南理工在新材料尤其是金屬材料研究上可謂實力雄厚,成果頗豐。 “目前在國內(nèi)研究新型金屬材料的高校主要的有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而華工比較值得關注的研究中心則是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兩個都屬于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張大童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jù)了解,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xiàn)有成員42人,其中教授19人,副高職稱15人,工程技術人員20余人,90%以上成員擁有博士學位。 然而談及當下對新金屬材料運用最熱的領域,大概非3D打印莫屬了。 “目前,我們的3D打印主要應用在醫(yī)學領域,很多課題都正在進行中。今年6月,個性化舌側正畸托槽也已取得生產(chǎn)許可證。在3D打印領域較為權威的院校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中航工業(yè)625所,他們主要應用領域是航天航空。”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楊永強教授向理財周報記者介紹。 華北地區(qū)高校研究也不輸于華南地區(qū),在倡導產(chǎn)學研相結合的研發(fā)路徑中,在諸如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這些高校的金屬材料研究成果熠熠奪目。 作為國內(nèi)一等學府,清華大學在新型金屬材料研究領域也一直走在前列。許多標志性的建筑物如鳥巢、國家大劇院等都有清華大學鋼結構與建筑幕墻研究室的參與。該實驗室隸屬于建筑玻璃與金屬結構研究所,研究方向中涉及大量金屬材料,如鋼材、鋁、鈦等合金。 目前,實驗室的許多研發(fā)成果已成功運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例如,國家大劇院、杭州大劇院、國家體育場(鳥巢)、合肥機場航站、江西吉安贛江大橋等著名建筑的許多技術都是該實驗室提供的。 作為鋼鐵研究領域的老大哥,北京科技大學是談及新型金屬研究領域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該校僅有的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均為金屬材料領域,分別是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鋼鐵冶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其中,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術研究立足于金屬材料科學的前沿問題和我國國民經(jīng)濟建設中的重大金屬材料科學的應用基礎問題。實驗室現(xiàn)有固定人員54名,其中教授和研究員29人,有教育部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2個,973計劃首席科學家2人。 西北工業(yè)大學材料學院擁有多個實力雄厚的研究團隊從事金屬材料相關領域研究。 其中,稀有金屬材料與加工研究團隊的負責人就是中國著名的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廉。該研究團隊現(xiàn)有研究人員11人,工程技術人員5人,在讀研究生78人,承擔國家973、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礎科研、重點型號研制項目等30余項。 此外,從事這一領域的科研團隊還有精密鍛造技術與數(shù)字化、金屬及其復合材料與材料的納微結構以及先進金屬材料和計算機材料學。 相對而言,華東地區(qū)的高校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要稍顯遜色,卻也不乏表現(xiàn)出色的研究室。上海交通大學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便是其一。 實驗室現(xiàn)有固定人員66人,其中教授(研究員)51人,副教授(高工)15人,具有博士學位55人。固定人員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千人計劃6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人,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6人。 除了以上這些研究已卓有成效的大學之外,還有很多大學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也非常優(yōu)秀,如華中科技大學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的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的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等。
|
![]() |
中國鍛壓網(wǎng)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wǎng)",獲取獨家行業(yè)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