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科委獲悉,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在全國率先攻克第3代核電設備鑄鍛件制造技術。 這兩天,位于黑龍江齊齊哈爾的中國一重正在生產第3代核電設備鑄鍛件,這些設備將應用在廣東陽江、浙江三門等核電站,而生產這些核電設備鑄鍛件的關鍵技術就來自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的總裁隋炳利說:“過去一直是靠國外引進,現在我們把這項技術突破后,完全可以自給,使我們國家核電建設的成本至少下降50%。”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核電設備鑄鍛件制造技術代表著一個國家科研和制造裝備業水平。但由于開發難度大,材料要求十分苛刻,一直以來,鑄鍛件技術始終被法國、美國、俄羅斯三國壟斷。中國的核電站在核電設備鑄鍛件應用上一直進口。為了能夠盡快實現核電設備國產化,天津從2006年啟動百萬千瓦核電用關鍵件國產化項目,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作為負責單位,項目研發從一開始就瞄準國際先進水平,不斷自主創新。 天津重型裝備工程研究有限公司的總裁隋炳利說:“我們創新了幾十項先進的技術,如煉鋼的化學成分微調,以及煉鋼過程中的均勻性,這些技術保證了鍛件的質量,完全滿足國際上執行的核電的最高標準。” 暨天津率先攻克第三代核電設備鑄鍛件制造技術實現百萬千瓦核電用關鍵鑄鍛件國產化之后,下一步,天津還將開展140萬千瓦核電設備鑄鍛件技術研發,盡快實現超百萬千瓦級別核電制造技術國產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