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寧德核電站1號機組首批核燃料順利進廠,為該機組年底投入商業運營奠定了基礎。 實現這一目標,參與寧德核電站設計的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簡稱“廣東院”)和天津電力建設公司(簡稱“天津電建”)功不可沒。 寧德核電站位于福建寧德福鼎市秦嶼鎮備灣村,是我國在海島上建設的首個核電站,也是目前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自主化、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核電站,其超過80%的國產化率,被譽為我國核電工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項目于2008年2月開工建設,1號機組有望今年底投產。 精益求精 鑄核電設計金招牌 寧德核電站是廣東院全面參與設計的第三個百萬千瓦級核電項目,該院具體承擔項目常規島及相關BOP的施工圖設計工作。廣東院通過創新設計手段,優化設計方案,專注設計管理,精益求精,努力打造核電精品工程,鑄造核電設計金招牌。 三維設計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常規島的布局,檢查和消除各方布置的碰撞情況,不斷提高工程設計質量。廣東院在嶺澳、紅沿河等核電項目設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三維設計優勢,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CPR1000工藝管道和管件數據庫,并結合核電站運營的實際情況,反復論證,不斷優化布置方案,先后對常規島地下設施布置、低壓加熱器抽殼、密封油組布置等多個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在通道、檢修平臺和操作空間上做到更充分的考慮,使常規島的布置更趨合理。同時,項目團隊根據設計進度及現場的施工進展,逐步細化三維模型,分階段、分區域實現設計模型零碰撞,為土建施工和設備管道安裝提供良好條件。 在工程設計中,廣東院還熟練運用國際通用的P&ID軟件及流體力學軟件進行核電系統設計與計算,并引進全新的電纜敷設軟件,優化與合作單位有關電纜接口的配合流程,大幅提高了電纜敷設效率。 在寧德核電站應用創新設計手段以來,廣東院的設計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已累計完成合同里程碑點338個,按期完成率100%。 在客戶滿意度調查中,廣東院受到了業主中廣核工程公司及施工方天津電建的高度評價。目前,該院設計的施工圖已完成95%,1號機組已于6月14日完成熱試,預計今年底投入商業運營。廣東院將努力把寧德核電站打造成一個創新設計的示范性電廠,使之成為展示廣東院設計實力和開拓核電市場的名片。 優化施工 創新工藝保節點 作為國內較早進入核電施工領域的企業,天津電建先后完成了廣東嶺澳核電二期BOP安裝工程、廣西防城港核電輔助工程。從2007年起,天津電建又在寧德核電站建設中承擔1號-4號常規島與BOP土建施工任務。 4年多來,天津電建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力保工程節點目標,對常規島施工中的科學方法等進行整理匯總,編印《核電施工工藝經驗反饋匯編》,為核電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寧德核電站3號常規島GD廊道施工過程中,天津電建創新工藝,采用了“單管段模板的一次成型、混凝土一次澆筑”新技術。與傳統施工方法相比,此技術縮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3號常規島GD廊道施工單段工期最快為15天,縮短了25天;廠房施工用時約100天,比計劃工期提前了50天。為此,業主中廣核工程公司組織召開“循環水GD廊道施工工藝研討、推廣會”,充分肯定天津電建這一創新技術,并將此項技術向中廣核其他項目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