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和精密工業控股公司投資的億和數碼模沖壓技術(武漢)有限公司項目,3月22日落戶蔡甸區。 數碼模沖壓技術(武漢)有限公司位于蔡甸經濟開發區常福工業園19號,是億和精密工業控股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為集團公司在華中地區的汽車模具和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基地。 據了解,億和是廣東模具行業的標桿企業,國內金屬模具和五金制品加工制造龍頭企業,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市值超過30億港幣,去年5月與蔡甸區簽約,投資10億元建億和數碼模沖壓有限公司,作為其華中汽車模具和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基地。該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550畝,一期投資在4.5億元,年內建成投產。 項目建成后,有模具工廠、沖壓工廠、焊接工廠、研發中心、倉庫及其他輔助設施。公司主要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開發、銷售汽車沖壓零件和焊接零部件、沖壓模具、多工位級進模具和其它模具、檢驗夾具、以及相關備件和零部件;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上述產品并提供售后服務;提供模具及沖壓技術咨詢和服務。 武漢在歷史上長期占據重要地位,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推進,以及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武漢地位日益凸顯,在中部崛起和沿海產業、資本向內地轉移的大背景下,武漢迎來了歷史上的重要機遇。武漢全市上下正搶抓機遇,發展決心很大,發展速度也很快,工業倍增的局面正逐步打開,最終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的歷史地位。 武漢正努力成為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城市,要實現中部崛起,必須先經濟崛起。武漢正在實施的“工業倍增計劃”是要建立比較健全的新型工業化體系,到2015年工業規模總量力爭突破2萬億元,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中心。 金融危機過后,香港企業出口嚴重受挫,越來越倚重內地市場,轉做內銷,也有了投資內地的欲望。香港企業大部分不是大集團,是中小民企,到內地投資怕得不到重視,更愿意隨同大企業集團捆綁,與龍頭“同進退”,希望通過抱團得到地方重視,這成為香港企業投資的一大特點,不來則已,一來成片。 3年前就在武漢設有辦事處,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大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德勝,也是此次考察團的成員。在他眼中,香港的工業正加速向內地遷徙,過去集中在珠三角,現在珠三角的綜合優勢減弱,北移的需求旺盛。他覺得,港企最關注內銷市場,也就是投資地是否存在用戶,“否則,就算是人工成本低,也沒有吸引力。”
香港科研集團主席李錦雄認為,現在全國工資、地價都差不多了,光靠低成本策略已經不可行。“所以,如果企業從技術發展上追求利潤,那么武漢是一個可以考慮合作的城市,因為武漢的人才力量非常雄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