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中國 走向世界--濟南二機床集團自主創新塑造“高端制造”新形象 新華網濟南1月21日電(記者王志)有著75年歷史的國有企業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依靠自主創新,在“裝備中國”的同時,與世界行業巨頭同臺競技,先后斬獲福特、通用等國際著名汽車企業大單,實現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國產沖壓裝備逐步走向世界,塑造了中國機床業“高端制造”的嶄新形象。 7年磨礪拿下世界最高水平沖壓裝備大單 龍年春節前夕,記者來到濟南二機床時,其占地2萬多平方米的現代化沖壓生產車間里依舊緊張而忙碌。在隆隆機聲中,工人們正在裝配為福特汽車制造的大型快速智能沖壓生產線。 2011年12月29日,濟南二機床集團宣布,在與德國、日本等國際機床巨頭的同臺競標中,濟二獲得了福特汽車美國兩個工廠全部5條大型快速智能沖壓生產線訂貨合同。“這表明中國汽車沖壓裝備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了顯著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富昌說。 始建于1937年的濟南二機床,是我國重型機床制造的奠基者。走進花園式的廠區,記者看到,75年前建廠最初的兩座老式辦公建筑依然矗立在廠區內。中國第一臺龍門刨床、中國第一臺機械壓力機、中國第一條全自動沖壓生產線等,都從這里誕生。 濟南二機床集團董事長張志剛告訴記者,濟二為福特汽車生產的大型快速沖壓線應用多連桿、數控液壓拉伸墊、同步控制、全自動換模、整線防護等多項關鍵技術,生產節拍15次/分,全自動換模時間3分鐘,代表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水平。此次濟南二機床還實施“交鑰匙”工程,實現了從“分包商”到“總包商”的“蝶變”,并刷新了我國機床行業單筆出口訂單的新紀錄。 從2004年雙方最初開始接觸,到最后簽下訂單,福特對濟二前后進行了長達七年的考察與談判。從濟二產品的技術特點、質保體系,到企業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和文化理念,福特高層對濟二進行了全方位評判,并最終把信任票投給了濟二。 “這就是濟二的技術、濟二的品牌,不是別的國家的,就是中國的。”面對福特高層對濟二產品技術的擔憂,張志剛充滿底氣地回答,讓對方豎起了大拇指。
濟二在發展中不斷錘煉形成了“合作、創新、效率、責任”的文化理念。其中,堅持自主創新是濟二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制勝“法寶”。 濟二常務副總經理盧建生介紹,濟二長期堅持“飽和投入”原則,即技術創新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就投入多少。近年來,濟二每年的科技經費投入均占到企業銷售收入的6%以上,這一比例在國內機床行業中遙遙領先。2011年,企業研發投入超過億元,近三年來企業技術中心的總投資達到2.76億元。 依托企業創新平臺,濟二在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開展集成創新,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自2009年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更為濟二的創新發展帶來了源源動力。目前,濟二共承擔了八個“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重大專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2項,制定國家標準5項。 近年來,濟二平均每年自主開發80余種新產品,90%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研發能力躋身世界前三。其中,數控沖壓設備的主要技術、質量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重型數控金切機床的設計、制造技術位居國內前沿;高性能大型高速五軸聯動加工中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截至目前,濟二已累計完成400多個國家首臺套研制任務,被國務院授予“重大技術裝備領域突出貢獻企業”。包括上汽通用、上海大眾、廣州豐田以及奇瑞、比亞迪、長安、長城等國內所有的合資和民族品牌汽車企業,都在使用濟二的沖壓設備。濟二生產的沖壓生產線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扛起了沖壓設備國產化的重任。 盧建生介紹,作為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與機械行業內動輒超百億元的銷售產值相比,濟二2011年銷售收入30多億元的規模并不大。但在最能體現企業附加值、盈利水平和投入產出效果的工業增加值率這一指標上,濟二達到近40%,超出國內平均水平十幾個百分點,逼近發達國家水平。
作為中國鍛壓行業的“國家隊”,濟二朝著“打造國際一流機床制造企業,塑造世界知名品牌”的目標持續邁進,在世界高端市場全力展示“中國制造”的實力和“中國制造”的品牌。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機床產量和用量最大的國家,但機床進口量也大,特別是高端機床進口量很大。”在張志剛看來,裝備工業關系到國家的產業安全,“中國制造”不再是低端和廉價的代名詞,而是要逐漸代表日益增強的中國工業水平的實力,樹立中國“高端制造”的新形象。 如今,濟二的數控沖壓生產線、重型多工位機械壓力機、重型全自動開卷落料線、大型數控落地鏜銑床、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床等高技術產品,已先后成套出口美國、德國、巴西、泰國、印度等國外市場。截至目前,濟二已累計向國內外用戶提供了1.6萬多臺各類大型裝備。 特別是去年以來,濟二先后獲得通用、沃爾沃、福特等眾多著名汽車企業的高端沖壓裝備訂單。目前,濟二承接的鍛壓設備訂單中,高端產品的比重已經從原來的10%提高到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