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的生產卻熱火朝天。今年9月底,2013年的訂單就已經排滿了。今年前三季度,龍城精鍛共完成各類精鍛產品,包括汽車發電機精鍛爪極、轉子、異型精鍛件3350萬件,完成產銷額超過6.2億元,實現利稅6400萬元,同比增幅在25%左右。目前接到的2013年訂單量已達到5000萬件,銷售額超過9.5億元。 從江蘇龍城精鍛有限公司辦公室向外看,一箭之遙的汽車零部件擴產項目工地上,一排現代化廠房正拔地而起。走進車間,13條全自動加工中心和7條模鍛機生產線都在滿負荷運轉;倉庫門口,工人忙著裝箱、發運,一輛輛卡車來回穿梭…… “現在形勢特別好,今年四季度的訂單量已經超過1000萬件,確保滿負荷運轉。9月底,2013年的訂單就排滿了。”看著眼前忙碌的場景,公司副總經理王玲難掩內心的喜悅。從一家摩托車配件企業,到知名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商,龍城精鍛有限公司通過轉型升級實現了質的飛躍。目前,全世界每4輛中高檔汽車的發電機中,就有一輛配有龍城精鍛生產的電機爪極。而在轉型升級中,技術創新伴隨著公司的每一步。“只要有50%的把握,你就去試。”這是公司對每位員工的激勵。一時間,公司與上海、江蘇、北京等地多所高校產學研合作開展得如火如荼,1000多名員工個個爭當技術革新和研發能手,從踴躍提合理化建議。很快,精鍛爪極應用于發電機的效率比8年前提升了三四倍,爪極的生產工序從20多道減少為7—8道。 2012年以來,公司技術人員和一線員工共申報國家專利14項。其中,莊曉偉、湯曉峰、徐進發明的“湯車發電機爪極的余熱退火工藝”,全年可以為公司節約成本500多萬元;劉強發明的“爪極紅切邊沖孔復合工藝”,則把原來需要2個工人操作的工序減少為一個人獨立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60歲的工段長何樹春不甘示弱,大膽改進工藝后,一年為公司節約原材料100多萬元。公司還先后投巨資引進國外先進的實驗、檢測和生產設備,使產品質量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提升了5—6個百分點,廢品損耗全年降低200多萬元。 金融危機迫使歐美采購商更加看重產品的性價比,采購商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不得不拋開“老關系”,將“繡球”拋向更有價格優勢的供應商。于是,有著質量和價格雙重優勢的龍城精鍛就成為采購商的最佳選擇。“再沖刺兩個月,龍城精鍛今年可確保完成8.5億元產銷,從現有的總訂單量來看,明年的產銷增幅可確保在25%以上。”王玲胸有成竹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