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在這些偉大成就的背后,有著寶鋼特鋼的一份貢獻。半個多世紀以來,寶鋼特鋼為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提供了諸多高端材料,從東方紅系列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到神舟載人航天工程,都留下了寶鋼特鋼不可磨滅的輝煌印記。“乘槎九天攬明月,高歌玉宇唱神舟”,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從遠古嫦娥奔月的傳說,到幾千年前墨子制木鳶、公輸班造飛鵲,再到600多年前明朝人萬戶的飛天壯舉,中華民族的飛天之夢始終沒有間斷過。
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從1970年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星震驚世界的發射,到2007年嫦娥一號的成功探月,再到2008年神舟7號中國宇航員的太空漫步……伴隨著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足跡,寶鋼特鋼不斷成長。在東方紅系列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以及我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系統最復雜、技術難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大型系統工程——神舟載人航天工程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輝煌印記。
半個多世紀以來,寶鋼特鋼為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提供了諸多高端材料——1960年3月成功研制國內第一支航空不銹鋼管;上世紀60年代中期研發成功航空發動機火焰筒、渦輪盤、渦輪片用高溫合金;70年代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提供高溫合金材料;80年代研發出航天發動機核心部件用材;本世紀初研制出飛船姿態控制系統發動機新型高溫鈦合金材料……早在上世紀60年代,寶鋼特鋼事業部的前身——上鋼五廠就引進了當時國際先進的真空感應爐和真空自耗爐,并在國內首次將這種冶煉工藝運用到了高溫合金的生產中。科研人員打破技術封鎖,摸索出了一套獨有的工藝技術,用該種工藝技術冶煉出來的高溫合金成功應用在航空發動機上后,使發動機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大幅縮短了我國在高溫合金領域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為我國的航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此后,寶鋼特鋼的高溫合金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滿足了我國航天運載火箭發動機不斷升級的使用要求,成功經受了東風五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100多次的發射考驗。
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寶鋼特鋼還承擔了國家航天用特種鋼材的研制任務,由其提供的高性能棒材和規格齊全的管、餅、環、板材以及各種模鍛件、自由鍛件、等溫鍛件等滿足了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的高要求。長征四號火箭、神舟飛船、長空一號衛星、風云一號及二號氣象衛星等這些代表中國航天事業高科技水平的彈、船、星、箭四大系列產品大都采用了寶鋼的特鋼精品,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長征二號乙和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等這些高科技產品所需的合金鋼材90%以上也都來自寶鋼特鋼。30多年來,我國所有的運載火箭一、二級推進發動機用高溫合金、神舟系列飛船姿態控制系統發動機用高溫鈦合金,全部由寶鋼特鋼獨家提供。“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1998年,上鋼五廠進入寶鋼大家庭后,特鋼航天尖端用特種材料的研發實力、制造管理、裝備水平等得到了大幅提升,不斷為支撐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飛天之夢”寫下新的篇章。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寶鋼特鋼先后主持或參與了航空科研和生產項目百余項,與航天產品配套制造單位攜手攻關,為長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以及各類衛星等高科技尖端產品提供了大量特鋼新材料。用于運載火箭發動機整體渦輪轉子的高溫合金材料和用于推進艙發動機核心部件的鈦合金材料,已經成為寶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拳頭產品,在神六、神七載人飛船上都得到了成功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