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集團公司是內蒙古自治區重點耗能大戶之一,年綜合能耗在10萬噸標準煤以上。近三年,公司建立健全節能管理體系,在產業升級、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注重更新淘汰落后高能耗生產工藝設備,調整能源結構引進清潔能源,發展低耗能、低污染、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圍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大力開展節能降耗工作,取得了2008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44%的好成績。 完善節能管理體系,建立長效節能機制。一機集團在“十一五”經營改革發展總體要求中明確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建節約一機”的指導思想,成立了以董事長、黨委書記為組長的節能減排領導小組,組建了節能減排辦公室,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建立了公司節能減排目標體系、考核體系和管理體系,修訂完善了企業節能技術標準、節能管理標準和各項節能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明確節能目標,落實責任主體。在一機集團公司“十一五”經營改革發展目標中明確了節能減排總體目標和分年度目標:萬元工業產值綜合能耗每年下降8%,到2010 年(比2005年)下降30%以上。公司每年與各單位經營者簽訂年度承包責任書,將節能目標作為考核指標,分解到各成員單位與經營者年薪掛鉤,按照節能目標考核評價規范實施考核,落實節能目標責任主體。 調整能源結構,引進清潔能源。三年來,一機陸續投資一億多元,對能源系統實施了更新改造。一是更新改造近百臺煤氣熱處理爐、加熱爐,新建天然氣管網,實現了天然氣替代自產工業煤氣;二是將熱水采暖系統改為間供方式,更新部分管網,將蒸汽余熱及冷凝水回收補入采暖系統,并實現了系統自動控制;三是引進新型切割氣替代自產乙炔;四是更新離心式空壓機及部分壓縮空氣輸送管網;五是更新一套制氧設備;六是在循環水、生產水、生活水、采暖水等泵房的水泵上采用變頻技術;七是在供電系統實施了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主要用電設備大量采用自動控制技術降低電力高峰、更新淘汰老舊變壓器等節能技改措施。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公司用能結構和用能方式變得更加清潔、高效、合理、安全,大大提高了公司能源系統的轉換和輸送效率。 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高耗能工藝設備。該公司結合產業升級,陸續投資三億多元,重點對鑄造、鍛造等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生產線實施技術改造。在鍛造生產工藝改造方面,引進先進的16000KJ精密鍛造生產線替代老式蒸汽鍛錘鍛造生產線,噸鍛件能耗降低30%以上;在鑄造生產工藝改造方面,引進先進的靜壓造型工藝替代落后的普通水玻璃砂潮膜造型生產工藝,將高耗能的工頻冶煉爐改為中頻冶煉爐,并實現廢砂回收利用,噸鑄件能耗降低30%以上,舊砂利用率由50%提高到95%;對數臺鍛造加熱爐、鑄造熱處理爐實施了節能技術改造及工藝優化改進;實施鍛件噴砂表面處理替代酸洗表面處理工藝技術改造,節能率 20%以上,并減少廢酸排放;鑄件清理由風力清砂替代水力清砂,節約大量水資源。 實施節能技術進步,全面推廣節能新技術。從2006年開始在全公司范圍內系統推廣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公司三年累計投資4000多萬元,實施節能措施310余項。實施綠色照明工程,更換節能燈5600余盞;硅整流焊機、氣體保護焊機替代老式交直流焊機120多臺;電阻爐保溫節能技術改造12臺;實施數控機床、龍門刨直流機組改造37臺;更新15臺套淘汰型號變壓器、電機和工頻爐;引進移動供熱技術回收蒸汽余熱供職工浴池;蒸汽硫化設備節能改造35 臺;天然氣爐窯保溫節能改造23臺;設備冷卻、洗滌用水循環利用工程12項;工藝改進12項等節能措施。這些節能措施對公司節能降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逐步加大節能投資力度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一步將節能降耗工作推向深入。 節能降耗工作扎實,成效顯著。通過近幾年的不斷努力,公司節能降耗管理體系逐步形成,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取得了顯著成效,近三年累計節約10余萬噸標準煤,萬元工業產值綜合能耗由2005年的0.249噸標煤下降到2008年的0.14噸標煤,下降44%,提前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下達的“十一五”下降25%的節能目標,為一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公司快速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