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產學研科技推介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北京機電所副所長謝談一見揚州市委書記季建業就不住地夸贊:你們的揚鍛真是不簡單。我們合作不過一年,就搞出了兩個好項目,新產品還找到了“娘家”。現在重型廠房又砌起來了,我們之間的合作將來就更方便了。
聽到謝所長的褒獎,揚州鍛壓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云虎卻給記者講了個曲折的故事:“北京機電所名氣大,當初我們去‘高攀’可是費了大力氣。一開始他們對我們沒興趣,后來我親自登門,他們也只是客套地說以后有機會合作。我可不能等以后,我現在就得套近乎。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他們有個精充機的項目,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搞了,但始終沒研制成功,圖紙也束之高閣很多年。我就跟他們商量,替他們把沒成功的樣機修好。如果修不好,這個產品我們重新幫他們做,還負責找買家,干砸了揚鍛自己承擔損失,干好了你研究所提成。”正是后面這幾句話,促成了一段好姻緣。目前,這臺機器已在揚鍛研制成功,而它的買家也早早打來了預付款。
與北京機電所的合作對于揚鍛的意義是深遠的,它顯示了該企業日漸清晰的產品結構調整思路。今年以來,揚鍛常規產品訂單減少,但戰略性產品開始初具規模,銷售規模超過去年的4億元。除精充機項目外,他們和北京機電所又合作了熱模鍛項目,和日本合作開發了粉末冶金機。目前,這些產品銷售額不斷擴大,正如潘總所說:“開發這些精細高端產品,風險有目共睹,但一定是戰勝困難的必經之路。”比如,他們和北京一家航天企業合作開發的一種壓力機,國外進口需要1000多萬,我們現在研制出來價格能降到300萬元。粉末冶金機一出來,泰國人一下子就訂了兩臺,這種機器節材節能,今后市場很大。“這些人無我有、占領科技制高點的產品是我們的寶貝。所以今年這么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毅然拿出了4000萬元投資新蓋了重型廠房,為之后高端產品的生產提供更好的硬件。估計全部建好總投資將達到一個億。目前一期已經投入生產。”
調整產品結構,揚鍛“可沒少吃虧”。企業今年大力推行與客戶共同研發產品,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這樣的訂單超過50%。雖然揚鍛有知名的品牌,擁有省級的技術中心和科技中心,還有國家級研究所“撐腰”,但在共同研發中免不了有失手的時候。潘總說:做生意,尤其是困難時期,真誠始終是萬變不離其宗的真理。和客戶合作開發不成功,都是我們自己買單。和一家山東企業合作開發機械手,結果就失敗了,我們主動承擔損失七八十萬元。事實是,這家企業很感動,連續幾年訂購了我們幾千萬元的設備,今年這種情況,他們在別人價格低我們100多萬元的情況下,還是跟我們簽了1000多萬元的訂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