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WTB)引進的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順利投產。中國科學院曹春曉、劉大響院士、原機械工業部陸燕蓀部長、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黃迪南總裁、中國鍛壓協會張金、韓木林秘書長等能源界和航空界的領導、行業專家,以及來自中航工業、上汽、東汽、哈汽和東芝、三菱的客戶代表共百余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先進、最大規模的兩臺螺旋壓力機之一,能夠在與工件短暫的接觸中以巨大的打擊力成形金屬產品,最大打擊力可達到35500噸,其工藝結合了鍛錘和液壓機二者的優點,是實現電站長葉片和飛機、航空發動機的高性能特種鋼、鈦金屬和鎳基高溫合金類結構產品的理想選擇。與傳統的螺旋壓力機相比,這臺設備采用的新型離合器不僅使壓力機成形能量顯著增加,還可減少87%左右的能源消耗,是名副其實的高效“高能”裝備。這臺壓力機的沖擊速度在0.25~0.5米/秒之間可調、鍛造行程可控、打擊能量可變;與以往的壓力機和錘相比,可生產冶金質量更優、組織性能更均勻、尺寸更精確的大型整體鍛件。該設備配以3150噸自由鍛壓力機、8米天然氣轉底爐和多臺大容量電爐,使得WTB的鍛造生產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產品生產服務范圍得到擴大。能夠靈活地滿足在核電、燃機、航空、航天、軍工領域不斷發展的需求,和上述領域每一位客戶的獨特需求。 引進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是WTB實施“戰略擴建項目”的核心一環,也是WTB戰略轉型的重要部署。作為一家擁有三十多年產業實踐的電站葉片專業化制造企業,從2006年起,WTB基于對國家能源和航空工業戰略發展的響應,通過對電站裝備和航空鍛造產業的深入分析、調研,就有了向核電能源和航空軍工鍛造領域拓展的戰略考量,并開始規劃3萬噸級螺旋壓力機的建設,以滿足核電超大葉片和航空鍛件的市場需求;并在“葉片專業化制造”之外,著力發展“以航空產業為主導的鍛壓專業化制造”能力,形成兩個專業化共同發展的新模式,建設聚焦先進、重大裝備的關鍵部件和核心部件制造能力,形成在電站葉片和航空鍛造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優勢。 正是在這一戰略思想的引領下,WTB自2007年開始,先后組織了由電站和航空行業專家參加的戰略發展和關鍵設備選型專家咨詢會、多次開展鍛壓技術發展調研活動,有超過30家單位的60多位學者、專家參與,幫助WTB不斷優化、完善戰略發展規劃方案,關鍵設備最終選擇了SMS Meer公司的SPK22400新型離合器式螺旋壓力機以及相應輔助配套設備,并于2008年8月正式簽訂了引進合同。 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包含基座在內總重量5800噸,其中單體零件最大重量達340噸,有近10個單體零件重量超過100噸。德國SMS MEER公司專家、WTB項目組和相關人員,中機五建公司安裝人員近百人參與了設備工程建設項目,從自2010年10月8日壓力機第一批零部件進場,到2011年5月31日試鍛產品,歷時236天。壓力機建設歷經設備大件運輸、吊裝,307噸重工作臺、345噸重橫梁等特大件的精確吊裝就位,590噸重的飛輪離合器組裝,電氣系統、液壓系統的調試等關鍵節點;在安裝中解決了專用工具制造,345噸重橫梁翻身,整體框架安裝后和加載預應力激光測量等技術難題。從5月31日試鍛產品到正式投產僅用10天時間,10天里WTB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鍛造工人們夜以繼日、勤奮工作,克服了種種困難,已在壓力機上完成了多個產品的工藝開發和試生產過程。 在6月11日當天的投產儀式當中,WTB現場展示了3.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鍛造三類產品,高溫合金發動機渦輪盤、核電67英寸長葉片和TA15大型飛機隔框的全過程,均獲得圓滿成功。與會嘉賓對WTB的鍛造能力和工藝水平表示贊嘆,中國鍛壓協會張金秘書長在致辭中說,希望WTB以3.55萬噸高能螺旋壓力機投產為契機,加大研發力度,海納百川人才,努力成為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高檔模鍛件的生產供應商和用戶信賴的合作伙伴。來自能源和航空領域的客戶代表們也紛紛表示,十分期待與WTB未來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