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東風鍛造有限公司模具車間主任工程師范世春
范世春:以我公司曲軸產品為例,模具制造周期約占整個新品開發周期的50%,模具交貨期日益成為新產品開發成敗的關鍵因素。縮短交貨期,提高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是企業始終追求的目標。
2010年12月6日-8日,兩年一屆的專題會議“2010鍛造模具潤滑會議”在享有人間天堂的美麗華貴之城——杭州成功舉辦。本屆會議由中國鍛壓協會主辦,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在響應節能減排號召下,本屆模具行業盛會以“提高模具壽命 合理使用潤滑劑 降低生產成本”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130多家鍛造企業的180多位代表。各企業的專家學者、技術骨干齊聚一堂從模具的選材、設計、制造及使用等各方面進行了深層次的討論。
以下是本網記者在“2010鍛造模具潤滑會議”現場是對東風鍛造有限公司模具車間主任工程師范世春進行的專訪摘錄:
記者:范主任您好!感謝您參加此次模具會議,正如您在演講開場時提到的縮短交貨期(模具制造周期約占整個新品開發周期的50%),提高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是企業始終追求的目標。為了這一目標我們組織業界精英齊聚一堂,深層討論,首先請您談談此次會議召開對行業的重要意義?
范世春:首先感謝中國鍛壓協會邀請東風鍛造參加此次模具潤滑會議,本次參會180多人,會議規模宏大。與會代表都是從事鍛造各個方面的專家,會議的召開對于提升企業實力,尤其像我們這樣的建廠較早的企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我們企業成立于六七十年代,而現在有很多企業都是八九十年代,甚至是2000年以后成立的。他們的起點比較高,技術比較先進。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通過在此次會議上與同行間的交流有利于我們企業的建設,給我們在降低模具成本,提高模具壽命上帶來了很多新的建議。這次會議的舉辦確實對我們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希望鍛協能多組織這方面的會議,也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記者:本次會議以提高模具壽命為主題,而模具失效原因形式多樣,請問東風模具失效的原因及形式主要是哪些?主要解決方法是?
范世春:我們企業模具失效形式主要有磨損、熱疲勞、塌陷、異常開裂等。
主要解決的方法:(1)優化設計,推廣應用模擬技術;
(2)針對不同的鍛造工藝優選模具材料;
(3)規范模具熱處理及模具表面強化處理;
(4)加強模具預熱、模具潤滑、模具維護等使用過程中的管理。
記者:請您談談東風鍛造模具消耗一般占成本消耗的多少?每年因提高模具壽命能節約多少成本?
范世春:我們公司模具消耗占成本的6%左右,在提高模具壽命方面,我們通過優化模具熱處理工藝、模具熱處理表面強化工藝,推廣模具翻新、堆焊技術,每年可節省模具費用300萬元。
記者:在您的講座中,您提到了預硬模具鋼相比其它材料縮短制造周期38%,請您談談使用預硬模具鋼的優點?東風目前預硬模具鋼使用比例為多少?從經濟性考慮東風以后在模具制造上會全部使用預硬模具鋼嗎?
范世春:東風鍛造從三年前開始采用預硬模具鋼制造模具,所用廠商主要是日立。目前與德國斯穆-碧根柏合作進行預硬模具鋼試驗,從目前試驗的情況看,預硬模具鋼和其它材料的模具壽命差不多。使用預硬鋼的好處是:模具制造工藝更加簡化,不用考慮熱處理工序的安排,不用考慮熱處理變形及余量的問題,模具外形、型槽、頂料孔等不分粗、精加工,加工工序集中,進而縮短了模具制造周期,同時也提高了模具的制造精度。我們主要在曲軸模具上采用預硬模具鋼,其他中小模具采用真空熱處理。目前東風鍛造預硬模具鋼還在試用階段。以我公司曲軸產品為例,從接受訂單開始設計鍛件圖到向客戶交付樣件,模具制造周期約占整個新品開發周期的50%,因此模具交貨期日益成為新產品開發成敗的關鍵因素。我們從各個方面努力縮短交貨期,提高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以達到我們最終目標。
記者:鍛造工藝模擬對模具結構優化帶了很大方便,請您談談貴企業模擬軟件應用的情況?在您看來是否有待提高,在我國影響模擬發展的制約因素何在?對于國內企業在鍛造工藝模擬方面您有何建議?
范世春:目前我們東風鍛造模擬采用deform軟件,主要是在曲軸生產上應用。我們企業已經將模擬技術應用列入了明年的重點工作。準備投入200萬元,大力加強模擬技術及反向工程的應用。
通過近來參觀國際會議,了解到國外模擬技術已普遍應用,我國許多企業也開始認識到模擬技術的重要性。許多企業在模擬軟件等項目上投入太少,個人認為還是觀念沒有轉變,我們的企業應充分認識到應用先進制造技術的重要性。模擬技術的應用確實在優化模具結構上帶來了很大方便,縮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成本。以前模具設計出來,需要在現場進行調試,調試完了進行修改,再調試這樣一個過程費時、費力。而模擬技術一般是在設計完后,在計算機上進行全面的模擬,包括成型及鍛打的過程。許多個問題已經都在模擬中解決了,使得在上了設備生產以后基本不需要調試。
記者:模具的設計、制造、模擬等各個方面都需要高水平的技術人員,您剛才也提到
明年東風將大力投入資金做模擬這方面,那人員怎么安排呢?企業是否要大量招新人?再請您談談東風如何注重于人才的培養?
范世春:我們認為人才是第一位的,目前我們研發部門成立了CAE組,抽出了5個技術人員,請專業人士進行培訓,專門從事計算機模擬技術。
記者:正如您在講座中所提到的東風模具型槽加工工藝經歷了三個階段,從模銑和普通電火花到目前的數控化加工,模具制造周期大大縮短。那請您談談數控加工設備與一般模具加工設備的優缺點?
范世春:從我公司應用情況來看,數控加工的優點:(1)縮短了整個制造周期,省略了
很多輔助工作。以前的制造工序要制作木模、樣板、電極等,這些輔助工序費時,所用成本也比較大。而數控加工只需要編程就可以了。使整個制造流程簡潔化,也減少了工人數目,降低了成本。(2)精度高,一致性較好。以前精度在±0.5,現在數控加工精度在±0.1以內。
記者:模具、工具繁多,為促進生產效率,生產過程中需要在最快時間找到適用的工模具,作為從事模具制造的技術人員,請您談談貴企業在工模具方面的管理?
范世春:我們公司工模具管理專門有一個部門,是在制造部下面,他們負責工模具的管
理,主要是負責工模具制造計劃,工模具修理計劃,工模具檔案管理等。
記者:節能減排是十二五時期的攻堅戰,貴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您對鍛造企業有何建議?
范世春:在節能減排這方面我們企業所做工作有以下幾點:(1)利用余熱處理工藝(余
熱淬火、余熱回火),每年可節省200余萬元;東風的家屬區就在廠區附近,余熱也用于員工的福利,用于員工的取暖、洗澡等。(2)在模具潤滑方面,大力推廣應用白色的脫模劑。目前小型的、型腔簡單的模具都采用白色脫模劑,利于環保。雖然成本稍微有點高,但它還有另一方面的好處,不知其它鍛造企業是否體會到。我們使用無色脫模劑的設備,其故障率(尤其在電器方面)大大的降低了,這樣對設備有一定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