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以東北為大本營,落子東南、西南,一手抓資源,一手拓市場,在中國鋼鐵行業的競爭版圖上構建一個“大三角”
國內鋼鐵業加快兼并重組步伐。12月17日,三鋼閩光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三鋼集團與鞍鋼集團的重組方案已于近日上報工信部。若重組順利完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鞍鋼集團。
其實,這也是連日來鞍鋼集團重組的又一大動作。日前,*ST釩鈦公告稱,擬以其擁有的鋼鐵相關業務資產與鞍鋼集團的礦業股權進行置換。
至此,東南、西南、東北,鞍鋼集團在中國鋼鐵行業的版圖上構建的兼并重組“大三角”已顯形。
5年拉鋸戰
事實上,重組福建三鋼是鞍鋼集團一直期待的。早在2006年6月29日,鞍鋼就曾與福建省政府簽署過一份合作框架協議簽字。當時,鞍鋼計劃在福建沿海建500萬噸鋼廠,并計劃重組福建三鋼。
但是,協議簽署后的第二年,方案就被推翻了。有知情人士透露稱,這主要是因為鞍鋼后來沒有履行對福建三鋼中厚板技術和管理輸出及人員派遣;同時,福建寧德沿海建大鋼廠夢想,后也因中國鋼鐵過剩產能太大不能再批而擱置。
時隔5年多,鞍鋼再度重啟收編三鋼集團的行動。三鋼閩光公告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三鋼集團通知,據公司實際控制人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與鞍鋼集團已于2010年12月16日聯合向工信部呈報了《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與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重組方案》。
三鋼閩光表示,目前重組方案尚待工信部批準,一旦經過工信部批準并予以實施后,三鋼集團的控股股東將最終變更為鞍鋼集團。
不過,有人擔憂:兩者在“戀愛”之后,何時能夠“結婚”,對于上市公司三鋼閩光來說非常重要。此前鞍鋼和本鋼重組時,歷時數年仍是“整而不合”。
布局“大三角”
據了解,福建是全國少有的幾個鋼材供不應求的省份。目前,福建省擁有1000萬噸左右的鋼鐵產能,而正常的市場需求達到1500萬噸,省內供求缺口500萬噸。并且,福建在海西經濟區和兩岸關系中地位特殊,這種跨區域戰略重組將獲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重視。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鞍鋼而言,其龐大的鋼鐵產能迫切需要尋找市場。
與此同時,鞍鋼集團也正著手在西南打造一個特大型礦產資源基地。*ST釩鈦12月16日發布公告稱,擬以其擁有的鋼鐵相關業務資產與鞍鋼擁有的鞍千礦業100%股權、鞍鋼香港100%股權、鞍澳公司100%股權進行資產置換。此次整合完成后,鞍鋼集團將集中于鋼鐵主業,而*ST釩鈦的主營業務則由此將轉型為鐵礦石采選、鈦精礦提純、釩鈦制品生產和加工、釩鈦延伸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業務。
不難看出,鞍鋼以東北為大本營,落子東南、西南,一手抓資源,一手拓市場,在中國鋼鐵行業的競爭版圖上構建一個“大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