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關鍵技術我們原本依賴進口,但高溫零部件加工等一系列技術上的突破,讓我們走進了自主制造的時代;高檔數控機床我們90%依賴進口,但現在國內已有了替代品,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國民經濟的重點領域,我們都有了大突破。
科技部部長萬鋼:“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些重大產品一些瓶頸技術的突破,中國制造業從一個大國正在逐漸的連續不斷的走向一個強國。”
這一個個好消息,放在以前,都是中國制造的痛,重大裝備被人卡脖子,整個產業鏈都受制于人。為讓中國制造加快升級,去年我國出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十六項科技重大專項也驟然提速。為鼓勵企業研發核心技術,國家提高了退稅,加大了補貼,就連企業研發的第一臺設備如果試驗失敗了國家都給補償。
科技部部長萬鋼:“對于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國家有)貼息貸款,對于重大專項,有科技研發資金的投入。”
國家的支持讓我國迅速攻克了一大批技術難關,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對經濟貢獻超過了10%,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科技重大專項在突破、自主創新攻關在加速。一系列核心技術的突破,為我國經濟增添了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