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落實這些措施的投資額到2010年底約需4萬億元人民幣。
國務院出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符合市場預期。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中國經濟也受到影響,今年GDP增速從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出口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回落4.8個百分點,前9個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增長1.7%,刺激投資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已成為各方共識。
擴大投資的措施十月份已有開始實施的跡象。10月21日,國務院核準公路、機場、核電站、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建設項目,決定加快南水北調中東線一期工程建設進度;鐵道部新聞發言人透露,國務院新批復的鐵路投資額已達到2萬億,其中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了1.2萬億,已經超出“十一五”規劃規模,未來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有些數字可能還會增加,其實新一輪的鐵路建設,早已悄然啟動。
此次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出臺,機械行業將從中受益較大。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擴大基建投資的措施將直接促進交運設備(包括鐵路設備)以及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另外還可間接帶動通用機械的需求;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由過去的生產型增值稅改成消費型增值稅,增強了企業進行設備更新改造的積極性,從而帶動了上游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因此增值稅轉型的主要受益行業就是機械裝備制造業;另外,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也將促進部分機械企業走出困境。
機械行業主要受益將在09、10年,08年內受益較小。此次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因此對機械行業的主要拉動效應在09、10年,08年內受益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