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以來,我國就開始重視模具行業的發展。提出政府要支持模具行業的發展,以帶動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制造業加工成本相對較低,模具加工業日趨成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大幅提高,國內投資環境越來越好,各種有利因素使越來越多國外企業選擇我國作為模具加工的基地。
目前,我國模具總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日本和美國,其中,汽車、摩托車、家電行業是模具最大的市場,占整個模具市場份額的80%以上。以汽車行業為例,一種車型的轎車共需模具約4000副,價值達2--3億元;單臺電冰箱需要模具生產的零件約150個,共需模具約350副,價值約400萬元。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范圍包括全部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以下同)顯示,2008年1--5月,全國模具行業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360億元,與2007年同期相比保持平穩上升趨勢, 2008年全年模具行業產值預計仍會有20%左右的增長。模具生產將繼續朝著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高速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模具企業將繼續向著技術集成化、設備精良化、產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經營國際化方向發展。為了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需要。中汽車模具公司還應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嘗試由單純的生產型企業轉向資本運營型企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超過700億元人民幣,預計“十一五”末期,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l400億元人民幣。 最近幾年,模具行業市場容量不斷擴大,整體發展良好。整個模具行業的良好發展帶動了模具企業的快速進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前5個月,企業數量就比2007年全年增加了15%。 隨著我國模具行業的產品細分化、專業化的發展,汽車模具行業迅速發展起來,但汽車模具是在最近幾年才發展成為一個行業。 我國汽車模具業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國內汽車工業發展之初。諸如一汽、東風等整車企業當時都設有配套的模具廠。生產的模具僅僅為了企業能自給自足。隨著市場需求逐年增大。在原有大型國有企業基礎上,一些民營、合資甚至外商獨資企業也紛紛涌入這一市場,這也使得汽車模具行業競爭愈發激烈。 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內汽車車身模具制造企業有100多家。其中產值超過1億元的就有20家。國內大型數控機床數量已經超過800臺,與德國、美國、日本的大型數控機床數量相近。 以中國目前逐年遞升的汽車產量,外資紛紛進入中國設廠.要同時滿足熾熱的內需及出口需求。汽車模具的需求必然是中國模具行業邁入升級換代的一個良好契機。5年前中國進出口模具價值比為5.8:1,而2007年進出口的比值為1.45:1,模具出口額超過了14億美元,它標志著中國模具產業以規模化進入國際市場的時代已經到來。 而另一方面,我國離模具強國的距離還很遠,模具又品種繁多。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也不可能齊頭并進。因而。“十一五”期間,我國應抓住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進行突破。汽車覆蓋件模具就是突破口之一。在汽車覆蓋件模具中,加大中高檔轎車模具的投入力度,下功夫突破某些關鍵技術尤其重要。 2汽車與汽車模具制造業 汽車業是我國模具企業的最大客戶,車身和各種零部件都離不開模具成形。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模具行業的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國內汽車總產量高達900萬輛(見圖4),列日本和美國之后。位居世界第三。我國汽車總產量占全球產量的12.2%。 10年前中國汽車模具主要是以一汽、二汽、天汽、南汽、成飛以及我國臺灣的模具團隊為行業的標志性企業,今天汽車模具企業已發展到數十家,一批快速崛起的民營企業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無論是技術上,還是產能上這些企業都大大超過了當年的標志性企業。中國國際模具網 3汽車零部件與汽車模具制造業 目前,我國汽車銷售量正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長,而汽車零部件的規模比整車還大,這些零部件90%都靠模具生產。大大推動了國內模具業的發展。 在汽車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國外汽車制造業看好中國市場,紛紛進入中國進行全球采購汽車零部件,使零部件的出口量加大,但是為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原生產工藝已無法適應。加工成本較大。為了適應國際市場出口的需求,必須壓縮加工成本等費用。 模具結構應以多工位級進模及傳遞模來替代傳統的單工序模,這樣模具的制造精度、技術水平又要上一檔次。又需加大技改投入的力度,包括模具加工的關鍵加工設備以及大噸位沖壓設備,以適應多工位傳遞模與級進模沖壓的要求。 據預測,到2010年,我國本土需求的汽車零部件的銷售額將高達1800億元,為汽車工業零部件提供裝備的模具產業高速發展就顯而易見了。隨著國際上汽車行業開始實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購策略及國際跨國汽車企業推行本土化策略,國內市場將出現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加1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國內產值將達到7000億元左右。 但目前國內汽車零配件的部分模具生產還不夠精美,雖然汽車本身功能一個也不少不差,但售價高不上去,明顯缺少競爭力。 2005年中國政府出臺的<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要求整車制造商提升零部件的本土采購。預計今后模具制造商將更加靈活、迅速地應對配套廠商在車型換代、新車型投放時對新模具的需求。 近三年,在中國上市的幾十款自主品牌及合資品牌的汽車所需的模具、夾具裝備,50%以上是由中國模具企業開發制造的,其中不少轎車原始設備制造廠商已經把b級轎車最復雜的整車模具交給了中國模具企業來生產。 4汽車模具行業未來供給及市場需求預測 總的來說,中國技術含量低的模具已供過于求,市場利潤空間狹小;而技術含量較高的中、高檔模具還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精密、復雜的沖模、轎車覆蓋件模等高檔模具仍有很大發展空間。中國汽車模具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應該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定位。進一步提升模具的制造技術水平,占領結構復雜、精度高、技術含量高的高檔模具市場。 目前,國內汽車沖模行業年生產能力只有80~90億元,而中國汽車市場的模具需求量已達到200多億元。中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對模具工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 當前汽車覆蓋件模具每年市場容量約60億元,主要包含兩部分需求:一是新車型;二是改型車。一款全新車型需汽車覆蓋件模具350~400副/款,價值約1.2億元/款。按2006年全新車型30款計,折合36億元。一款改型車平均約有25%的汽車覆蓋件模具需要更換,更換的模具價值約0.3億元/款,按2006年約87款改型車計,折合26.1億元。 受益下游汽車行業的快速增長,預計汽車覆蓋件模具行業市場需求增速將達20%/年,2010年汽車覆蓋件模具的市場容量將超過9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