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鋼材來自“一勝百”,加工可到“華勝”,熱處理由“興波”負責,試模在“輝旺”完成……位于北侖的千力公司完成一套模具,找了10多家協作企業。
“把某個環節中做得最好的企業組合起來,這是我們占領七成國內市場的秘訣。”該區模具協會負責人介紹,1到7月,該區模具行業銷售額超過35億元,利潤同比增加10%以上。
模具是北侖土生土長的“草根”產業。為了求生存,這些企業開始不斷地互相選擇,逐漸建立緊密的協作集群。近年來,這個集群中的分工越來越細,企業越來越多,從原材料的選購到運輸,應有盡有。目前,該區已經擁有1500家模具相關企業,至今沒有一家擁有完整的模具制造流程,卻都是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單看一家企業實力也許不夠強,但當他們聯合起來時,就是誰也不敢小覷的‘巨無霸’!”模具協會負責人說。
制造一套模具,一般要經過設計、選料、制模、表面處理、試模等幾大環節,大環節下又有10來個小工序。一般情況下,“輝旺”、“燎原”等上規模的企業主要負責接訂單、設計、加工等工作,小企業則牢牢守住相關工序,做精做強。眼下,該區僅專業設計公司就有20多家,即使一個模具專用螺釘,或者吊裝模具的一個吊環,都有專門的企業生產。
大碶街道是北侖模具企業最集中的區域。街道負責人說,一家規模企業考慮到設備的利用率、廠房限制等原因,不可能鋪得很開。如今通過這樣的協作網,在接到訂單后,可以選擇技術最高、價格最低、交貨最快的企業,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目前,街道內年銷售模具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30多家,但他們的廠房面積很少有超過4000平方米的,這在國內同行中十分少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