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及商務部部長薄熙來等領導在京西賓館為8個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160家基地企業的代表授牌。
8個基地為長春、重慶、臺州、上海、武漢、廈門、蕪湖和天津。160個基地企業包括奇瑞汽車、北汽福田、一汽-大眾等44家整車企業和萬向集團等116家零部件企業。
薄熙來在授牌大會上說:“培育和建設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基地企業是國務院批準的一項重要工作,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召開出口基地和基地企業授牌大會,對促進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健康發展,增強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2004年培育和建設國家汽車和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基地企業就已納入議事日程,商務部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和廣泛的調研,充分征求了企業、地方和行業的意見制定了出口基地認定和管理辦法,委派來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的7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申報出口基地的地區和企業進行了考察評審后確定了最后的名單。

基地與企業建設為出口大國保駕護航
“非常激動,同時又深感責任重大。”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鄔青峰告訴記者,他從領導手中接過“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牌子的時候,雙手甚至是顫抖的,這塊代表榮譽和信任的牌子他們盼了很久,而今捧在懷里覺得沉甸甸的。有如此感觸的并不只他一人,8個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另外159家出口基地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都表示,有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他們對創造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更好的業績滿懷信心。
同樣滿懷信心的還有國家相關部委。商務部機電產品進出口司副司長張驥告訴記者,這次國家對出口的政策支持將轉變思路,一改以前僅采取財政金融政策激勵出口的方法,他說:“現在我們覺得,質的提高比量的提高更重要。在支持基地產業發展中,最重要的是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而不是直接優惠或扶持。管理本身就是一項支持性政策,政府將主要致力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使信息服務、市場準入、運力方面及出口秩序得到改善等。”
力爭“十一五”末期出口規模達到700億美元
700億美元的目標,讓很多人興奮,雖然2005年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首次超過100億美元,所占份額還不到當年世界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的1%,但與過去相比,已經是歷史性的轉折。
在8月17日的授牌大會上,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指出:“汽車工業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世界汽車生產大國無一例外都是汽車出口大國,汽車產品大規模出口能力是世界主要汽車制造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擴大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特別是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汽車整車出口,是提高我國汽車工業總體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汽車工業從大國走向強國的必由之路。”
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近年來增長迅速,呈現出較大潛力。1995年,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金額只有14.5億美元,自2000年開始進入了持續增長的軌道。連續5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速度,其中整車出口增長速度每年都在70%以上。今年上半年我國轎車出口達到3.45萬輛,超過去年全年的出口量。出口市場已覆蓋207個國家和地區。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在授牌大會上指出:“我國汽車產品出口已顯現出強大的發展后勁,是我國比較優勢明顯、出口潛力最大的商品。”
深入調研、考核、評定 確定名單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3月,商務部和發改委就聯合在長春召開了擴大汽車和零部件出口的研討會,提出建設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設想,得到了企業和地方的積極響應。2005年3月,商務部又召開一汽、東風、上汽等十大重點汽車企業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聽取企業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擴大出口及建立出口基地等方面的意見。
企業對于出口信用、資質和秩序方面的呼聲最高。商務部和發改委遂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聯合開展調研,提出建立汽車業與運輸業、保險業戰略聯盟的構想。此項工作也得到國務院領導的肯定,在國務院批準發布的《汽車貿易政策》和最近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等9部委的文件中,也明確提出要抓好該項工作,將其作為轉變機電產品出口增長方式的重要內容。
作為此項工作的主要執行部門,商務部機電產品進出口司牽頭制定了出口基地認定和管理辦法,委派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等單位和7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申報出口基地的地區逐個進行了考察評審,從產業規模、地區優勢、出口現狀及潛力、自主品牌、政府支持程度、區域布局等指標對基地進行了綜合評審,最終選定了現在的名單。
制定促進和規范出口的措施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正在制定促進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和規范出口秩序的相關政策,為廣大出口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首先,加強源頭管理,從生產環節入手,對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實行出口資質管理,對汽車出口經營企業實行生產企業授權管理;第二,盡快與有關部門協調出臺鼓勵建造汽車滾裝船的政策,解決運輸瓶頸問題;第三,切實推動地方政府投入專項資金用于基地公共服務建設。
另外,張驥透露,明年商務部將牽頭舉辦首屆“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展覽交易會”,按照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原則,將交易會辦成展示我國汽車零部件發展水平、吸引跨國公司來華采購的平臺。同時發揮雙邊合作機制和駐外經商機構的作用,推動與主要進口國汽車產品認證合作與互認,積極應對出現的貿易糾紛,努力改善汽車出口的外部環境。加大信息服務力度,為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提供進口國技術法規和標準方面的無償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