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筆直的鋼板,幾分鐘就被機械手扭成了S形;一根直徑980毫米的輸油管,3分鐘就能焊接完成;一塊60毫米厚的鋼板,不到8分鐘就能壓制成管狀……湖北三環鍛壓設備有限公司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在海外市場俏銷。“公司的訂單接踵而至。上個月,韓國的一家企業已經預定了兩臺1萬噸的數控折彎機,每臺售價約為688萬美元。此前公司已經出口了4臺到墨西哥、印度等國家,現在,還有廠家不斷地找我們洽談。”三環鍛壓副總經理張秉祥自豪地告訴記者。 產品俏銷的背后,是企業堅持產學研合作的不懈追求。多年來,三環鍛壓與科研院所、相關企業開展合作,共同承擔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專項,研發出了一個個具有國際水準的鍛壓產品。 造船工業所需的大噸位肋骨冷彎成形機,我國一直依靠進口。武漢理工大學悉心研發多年,形成肋骨冷彎成形機成套設計技術,然而,苦于沒有工藝制造能力,成果長期停留在實驗室。 在省經信委等部門牽線搭橋下,湖北三環鍛壓設備有限公司承接該技術的應用開發,花費3年時間,成功研制出系列數控肋骨冷彎成形機。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3項國家專利。 去年,數控肋骨冷彎成形機獲國家科技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這種技術轉移式的合作方式,也成為我省產學研合作的一個新樣本。 張秉祥介紹,產學研合作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三環鍛壓就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研發基地,在校內設立了鍛壓教研室。企業提出基本工藝要求,教授和學生開展研發,多項技術難題被“集體智慧”攻克。今年成功下線的30000-65000kN全閉環高精度伺服折彎機,是三環鍛壓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與國內多家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研發,產品再次填補了我國在這一技術裝備領域的空白。 從“拜師學藝”到“以我為主”,三環鍛壓還研制出了具有國際水平的大噸位數控精沖機,幫助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節能增效。這種數控精沖機能夠一次性把汽車零部件沖壓成型,無需再進行精加工,功效相當于30臺普通沖床。 截至目前,公司已獲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3項,專利46項。今年,三環鍛壓又攜手比利時LVD公司,建設年產1600臺大型精密鍛壓機床研制工業園。該基地投產后,將成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數控機床生產基地。 記者點評 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有效而便捷的途徑。三環鍛壓公司在產學研合作中嘗到了甜頭,累累填補國內空白,不斷沖刺世界折彎機高地。 從只有5000元家底的手工業作坊,到銷售收入超過7億元的中國鍛壓行業排頭兵,三環鍛壓成功走出了一條產學研合作共贏的路子。在他們看來,每一次合作都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全新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洗禮,都是一次新的自我超越和提升。從單一的技術成果轉讓承接,到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開發、共建人才培訓和研發基地等深層次合作,三環鍛壓的產學研之路越走越寬。 |